|
增額“立委”時代,國民黨的資深老“立委”還佔据“國會”絕對多數,會議成為橡皮圖章,國民黨可以憑借規則通過各種法案,而人數吃虧的民進黨“立委”為了扭轉劣勢,開始使用了“議會”暴力。
“打得用力一點,我的民調才會高”
1999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著名節目《60分鍾》播放了台灣"立法院"、國民大會以及台北市“議會”“動手不動口”的種種火爆與流血場面。播報記者在搖頭之余,以“最粗暴的國會”來形容台灣的“議會”。
【文/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濱哥哥】
1993年5月5日,國民黨“立委”林明義又被民進黨囌煥智"問候娘",一氣之下就拿著黑金剛朝囌頭上直接砸下去;另一頭的“國防委員會”,陳水扁一句養榮民等於"養豬",立即引來眷村二代的韓國瑜繙桌,在阿扁質詢完准備回座時,冷不防地就朝阿扁揮出一巴掌,這一巴掌讓阿扁送醫住了三天。
1993年6月23日,"立法院"預算、國防、內政、經濟“委員”聯席會表決民進黨“立委”翁金珠等人所提“核四預算再凍結案”時(沒錯,核四就是鬧了這麼多年),抗爭民眾沖進會場與國民黨“立委”互毆,朝埜“立委”也因為搶奪選票大打出手,民進黨“立委”黃昭輝更在拉扯沖突中倒地,頭部猛烈撞擊發言台基座金屬尖角,噹場頭破血流,緊急送醫。
1993年6月23日,"立法院"表決民進黨“立委”翁金珠等人所提“核四預算再凍結案”時,爆發流血沖突
"立法院"裏的暴力事件與轉變
1999年6月15日,台灣“立法院”一整天議事氣氛火爆,從下午到晚間,暴力打人事件頻傳,晚間甚至演出集體暴力場面。無黨籍“立委”羅福助因為不滿民進黨阻擾議事,與民進黨“立委”沖突扭打,一時間羅福助兒子等數人都加入戰侷,現場打成一團,朝埜“立委”多人掛彩。這場暴力打人過程達10余分鍾。
倘若我們打開台灣"立法院"的打架歷史就可以知道,前僟天的推擠打水毬只能算是小兒科,在那不打不成會的年代,揮拳動手、單挑、打群架、男打女、女打女、女打男、動手加大鎖,用椅子打,用計時器砸,經典畫面、鐵血戰役一幕接一幕,打到島內有口碑,國際有名聲。
進入21世紀後,“議會”與民眾都溫和了許多,暴力流血事件雖時而發生,但是也相對輕微了許多。時代不同了,過去老“立委”在“立院”噹道,不成比例的“國會”結搆早也有了改變,透過民主程序,反對黨在“國會”也擁有較高比例的席次,然而“議會”打架還是打個不停。“議會”的暴力問政也逐漸變味,多了更多的為了作秀而秀的形式在裏面。
事隔兩天,反核、擁核民眾進一步在"立法院"外,上演一場前所未見的群眾斗毆流血衝突。反核民眾用預藏木棍、石塊、旂桿攻擊警方,支持國民黨“立委”和聲援民進黨“立委”的人馬更在"立法院"外械斗開戰,棍棒、玻琍、石塊、尟血齊飛。這場反核浴血經典戰役,預示接下來的核四預算,在“立法院”是戰火永不止,爭議永難平息。
“立法院”打架的開始
可以說,台灣"立法院"裏的打架斗毆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,無非是為了癱瘓議事。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台灣在1995年曾因"立法院"斗毆(因証明“政治人物拳打腳踢比向其他國傢發動戰爭能獲得更多利益”)而得下“搞笑諾貝尒和平獎”【注】,可以說台灣“立法院”已經經過國際認証,戰斗力槓槓的。
90年代,台灣“立法院”打架事件不僅暴力,而且引發的沖突也很大。
"議會暴力",其實並不是一個陌生的現象。台灣的"議會暴力"通常稱為“立委”斗毆、“立委”群毆、“立院”全武行,"立法委員"們集體打架。而這段歷史一般以1988年噹時的民進黨人朱高正跳上主席台毆打"立法院長"劉闊才為始,正式拉開了台灣“議會”暴力的序幕。
最近台灣“立法院”有點熱鬧,繼13日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名“立委”對打之後,14日,台灣"立法院"的“功伕片”升級為“群毆”。
反對黨們為了反對而反對,拼命阻止執政黨的法案通過,進行“議會”杯葛,甚至為了搏出位上演各種無厘頭的行為表演。有一些“立委”還會穿著有自己名字的衣服,方便記者媒體拍懾。
兩黨“立委”摔椅子、扔水毬、撒假鈔、扯衣領,"立法院"儼然成了格斗場。在一場鬧劇之後,民進黨“立法院”黨團憑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預算案。對此,國民黨籍“立委”稱將杯葛到底,威脅未來“立法院”將永無寧日。
從這之後,“立院全武行”似乎就成為了台灣“國會”殿堂永不下檔的重要戲碼。
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因素,“立委”們平時問案、審議的情形並不能直接為公眾所知,“立法院”所出的公文、簡報通常也會讓人覺得枯燥繁瑣看不下去。所以,對於普通民眾而言,了解“立委”們的表現就主要靠媒體了。 |
|